西方衰弱 东方崛起 习近平 普京 中国共产党 俄罗斯 俄乌战争 冷战 独裁 中共 经济制裁

在入侵乌克兰之前的几年里,俄罗斯开始通过开发关键外国产品(例如微处理器)的本地替代品来证明其地域经济制裁的能力。唯一的问题:由于缺乏先进的半导体制造能力,这些俄罗斯设计的芯片的生产被外包给了台积电。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台湾与美国一起禁止向俄罗斯出口敏感技术。台积电立即承诺遵守。

俄罗斯可能是能源超级大国,但台湾是半导体超级大国,半导体比石油更难替代

一方面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独裁联盟已经形成,另一方面是美国及其盟友(西方),两个阵营之间的冷战已经形成。与第一次冷战相比,这场冷战有别于上世纪美苏冷战,更像是一场经济竞赛,而经济力量的天平明显向西方倾斜。

中共党魁习近平喜欢吹嘘,“东方在崛起,西方在衰落”。如果东方仅指中国,而西方仅指美国时,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依据的:尽管美国去年的GDP有所增长,但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中国最早将在 2030 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但随着中国与俄罗斯以及其他独裁联盟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这正在变成一场联盟的较量,而习大错特错了。在这个框架中,“东方”和“西方”不是地理标签,而是地缘政治标签。如果“东方”被定义为与中国紧密结盟的那些国家,那么只有中国的经济对其联盟有积极意义。

对于俄罗斯来说,在因入侵乌克兰而被西方严厉经济制裁之前,俄罗斯就是一个停滞不前的石油国家。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如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巴基斯坦、朝鲜、柬埔寨和老挝,无一不是贫穷、增长缓慢,或两者兼而有之。

西方,被定义为欧盟、盎格鲁圈(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新西兰)和东亚三大富裕民主国家日本、韩国和台湾,虽然由于经济体趋于成熟而不如发展中经济体一样快速增长,但西方拥有巨大的领先优势且经济仍然在良性地持续增长。

西方优势

美国及其民主盟友共同创造了比中国、俄罗斯和其它独裁盟友更多的经济产出和更多的研发支出。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按当前汇率计算,中国去年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 18%。加上俄罗斯及其各种盟友,总数仅为 20%。与此同时,美国占 24%,加上其盟友,总数达到 59%。

虽然对俄罗斯的制裁已经表明了西方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控制力,但长期的经济优势将来自技术和知识。在纯科学领域——例如太空旅行和原子能——俄罗斯和中国也许拥有自己的相对优势。但在商业实用技术方面,西方公司几乎在所有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从商业航空到生物技术到半导体和软件。

当然,”东方“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正如最近的市场动荡所表明的那样,俄罗斯不仅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国,而且是用于催化转化器的钯和镍等金属的主要供应国。而中国更是主导着无数商品的制造。当大流行开始,对个人防护装备等一些医疗商品的需求猛增时,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重要性在大流行期间变得非常清晰。

这些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俄罗斯在地质能源方面的比较优势和中国在劳动力制造业方面的比较优势。而西方的比较优势在于知识。这就是俄罗斯和中国吸引西方投资的原因。研究公司 Rystad Energy 指出,例如,为了在北极开发一个复杂的液化天然气 (LNG) 项目,俄罗斯需要依靠挪威、法国和意大利的承包商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

正如在文中开头描述的俄罗斯的半导体生产外包给台积电一样,在这些技术密集行业中,赶上西方并非易事。在这个关键且高度复杂的行业,从芯片设计(美国 英伟达、 英特尔、 高通 、 AMD 、英国的 ARM、韩国三星 )和将芯片设计蚀刻到晶圆上的精密机器(美国应用材料公司、Lam Research ,荷兰 ASML 控股公司、日本的 东京电子 )。

俄罗斯和中国已努力减少这种依赖。俄罗斯开发了本地设计的微处理器,称为 Elbrus 和 Baikal,用于运行数据中心、网络安全操作和其他应用程序。国防情报提供商 Jane’s 的负责人 Kostas Tigkos 表示,虽然俄罗斯的微处理器 Elbrus 和 Baikal两者都没有取得显着的市场份额,但它们“代表了本地设计能力的顶峰”。他说,俄罗斯希望它们最终能取代英特尔和 AMD 制造的芯片。“这不仅是其安装基础多样化的基础,也是将这些处理器出口到其他友好国家的垫脚石。” 但如果没有像台积电这样的制造商来制造芯片,俄罗斯正面临“他们发展自己产业的愿望将完全瓦解的未来”。

Tigkos 先生说,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比俄罗斯大得多,其部分国有企业 中芯国际(SMIC) 理论上可以制造 俄罗斯的芯片,但这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此外,其追赶台湾竞争对手的努力也因制裁而受挫。2020年,美国要求使用美国技术的公司必须获得许可才能向中芯国际销售产品。这有效地限制了中芯国际从荷兰 ASML 购买先进设备的能力,这对于“任何想要拥有具有竞争力的半导体产业的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Tigkos 先生说。

为什么这一切对地缘政治竞赛的结果很重要?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实力和活力将决定各国能够多大程度维持其军事能力、实现和保持技术优势,并成为其他国家有吸引力的合作伙伴。

一名技术人员在以色列的 Tower Semiconductor 实验室检查半导体晶片;
总部位于美国的英特尔正在收购该公司,以增强西方高科技制造商的能力。
照片: KOBI WOLF/彭博新闻

然而,GDP 并不自动等同于战略影响力。所谓的经济的治国之道并不是西方自然而然形成的它的制度是建立在公司是私营企业而不是国家工具的假设之上的。他们在任何有利可图的地方开展业务,无论其本国的战略利益如何。要想打赢新世纪冷战,西方仅仅手握最好的经济牌是不够的,还得知道怎么打。

俄罗斯和中共则不存在这样的分歧。俄罗斯总统 弗拉基米尔·普京 利用国家对天然气等关键行业的控制来奖励或威胁邻国。中国共产党坚持国有企业乃至民营企业以国家利益为重。作为回报,中共会在国内外向这些公司倾斜竞争环境。中共资助的黑客长期以来窃取了西方公司的商业机密。中共是经济胁迫大师,惩罚澳大利亚或立陶宛等国家或违反其外交红线的公司,剥夺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因为中共知道其他国家和公司会急切地想要取代他们的位置。

中国还学会了如何让西方的公司和他们的国家相​​互对抗——中共会支持那些承诺与中共分享更多技术、或者避免批评中国的人。

丹麦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国际经济战略专家卢克·帕蒂说,德国等西方政府夸大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却低估了自己的实力。西方担心中国公司在华为技术等第五代电信设备和电动汽车电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他说,“我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与华为并驾齐驱的是 爱立信、 诺基亚 和三星,”分别位于瑞典、芬兰和韩国。同时日本 松下 而韩国的 LG 则“正在制造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动汽车电池”。

西方要想玩这个游戏,就必须更巧妙地将其充足的经济资产用于地缘政治目的。对俄罗斯的制裁表明西方可以表现出非凡的广度和团结,愿意承受严重的经济不适以惩罚俄罗斯。当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实施出口管制时,台湾没有加入,但其公司被迫遵守,因为它们使用美国技术。而这一次台湾主动和美国站在一起,表明: “台湾强烈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我国与美国、欧盟和其他志同道合的伙伴一道制裁俄罗斯”。

不过,让我们问个问题:如果乌克兰从头条新闻中滑落,经济痛苦加剧,西方的团结会持续下去吗?更重要的是,当西方与中国对抗时,那些依赖中国市场的公司是否能做出同样团结一致的努力?

上集完,点此阅读下集

原文援引:华尔街日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