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外各大媒体综合报导,随着“强制停贷风暴在中共全国范围迅速蔓延,中共银保监会7月14日晚间不得不表示,已经注意到个别房地产开发商发生延期交付的情况,认为事情的关键在于“保交楼”。 并强调会引导金融机构参与风险处置,确保交楼。但这种承诺显然并没有打动那些已预购新建房屋的业主,他们表示将坚持自己的诉求。

烂尾楼遍地开花,停贷潮汹涌澎湃

近日中共国多地的烂尾楼业主联合发起声明,要求强制停止偿还贷款,直到相关项目完全复工为止。网上流传的“全国各省市烂尾楼停贷通知汇总”显示,截至7月14日,全国已经有22个省份卷入了这次风暴,其中包括江西、河南、湖南、湖北、廣西、陝西、辽宁、安徽等,风暴所涉楼盘235个,主要集中在二、三、四线城市。但是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武汉、南京等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的一些楼盘也出现了联名断供。据相关统计发现,这次涉及停工或烂尾的楼盘,很多是知名民营企业旗下的项目,其中不乏是当地的明星楼盘。包括恒大、佳兆业、新力、奥园、融创、美好、康桥、世茂等等多家知名房地产企业都在名单之列。尤其是正处在风口浪尖的恒大地产,目前涉及的“停供”项目最多,几乎占了总数的近三分之一。中共统治下的房地产长年与地方政府勾结,是其压榨中国百姓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面对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之时,脆弱的中共房地产已经摇摇欲坠。

购房者走投无路,银行业回天乏术

路透社近期采访了中共国多个地区的烂尾楼业主,他们纷纷表示许多人已经赔上了一家三代的积蓄,面对财、房两空的业主们早已心急如焚。许多业主也想要找政府去申冤维权,但是一旦走上街头,就会马上被政府定性为“破坏社会稳定”,接着就会被警察以“暴民”维稳。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冒着被列入“征信黑名单”的风险选择了“强制停贷”。他们每个人都很清楚失去诚信的后果将举步维艰,但还是不得不铤而走险,这更加说明业主们已经被逼的实在走投无路。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主告诉记者:“我们目前没有其它发声的渠道,处境非常绝望,“强制停贷”是我们在维权无路、还贷无力的悬崖边上,最后的一丝希望”。

郑州房地产业监管机构周五致函郑州荥阳市荥阳城区鑫源小区的业主们,说它们已经与开发商和承包商达成协议,它们将很快拿到资金恢复楼盘工程。但另一名郑州业主却表示,虽然地方当局向他们保证,开发商很快将恢复楼盘建设,但工地上还没有看到任何动静。

这一波业主的“停贷潮”,对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房地产在中国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对中共国的金融圈和银行业。目前已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等15家银行就强制停贷事件发布公告。声称停贷问题“规模较小,总体风险可控,不会对银行经营构成重大影响。”银行的集体发声明显是在掩耳盗铃。 彭博社引述多名知情人的消息称随着“强制停贷”风波的蔓延,中共监管部门连续召开紧急会议,约见了多家银行代表,讨论“断供”所带来的风险。

尽管如此,中港两地股市的银行股,依然在14日时连续第二日下跌。其中平安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的跌幅都超过了3%,有个别银行在两天内的累计跌幅一度接近10%。 有分析认为,在“断供潮”之下,风险敞口比较大的银行,应该是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

项目方挪用资金,是房企的惯用手段。房企有一个特色,做大的公司往往要高周转,在拿地、建房、回款、还债这个循环中,回款是关键一环,让整个循环持续转动下去。但因为都是高杠杆,在房地产压缩杠杆的大背景下,没有新钱进来,房企资金链断裂,就造成了烂尾楼大量出现,这看似是房地产的问题,但根源上是之前银行坏帐积压问题所致。因为造成烂尾楼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是大部分银行都在违规提前放贷,另一个是银行在预售资金监管上不作为。

银行的贷款机构面临的资金风险超过一万亿人民币,但这只是中共国给出的不实数据,实际金额远远大于这个数字,根据澳大利亚的澳新银行估计,烂尾楼涉及的房贷规模至少高达1.5万亿元人民币,约2200亿美元。出现楼盘面临无力支付工程款的情况,是因为绝大多数是房产公司旗下项目公司资金被转走。众所周知,中共国一切都是假的,银行当然也不例外,在一个没有规则,没有契约精神的国家,银行违约放款已不是新闻,而这一切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中共独裁政府提供经济数据支持。

中共国天雷滚滚、地球村欲哭无泪

尽管中共党媒也接连发文,警告烂尾楼可能会带来的巨大风险。但却提不出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案,只是把球踢给地方政府,要求各地政府“把死棋下活,追讨转移走的资金,或者引入有实力的房企,将“保交付”放在优先位置”。说白了就是要各地政府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但现金中共各地政府本身早已债台高筑,甚至已经付不出公务员的薪水,还要应付习一尊的动态清零,不得不挪出资金来支付各式各样的核酸检测与封城费用,还要设法在年底之前花钱投入“GDP工程”来制造经济数据。可想而知地方政府的戏也已经演不下去了,恐怕也只能坐以待毙。

外界已经开始关注中共国的银行坏账的急剧攀升,将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彭博社在13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说,花旗集团的分析团队表示,由拒付房贷浪潮引发的不良贷款,可能达到5,610亿元人民币(约830亿美元),中国各大银行,已经疲于应对开发商资金流动压力带来的挑战,而现在又不得不为购房者的违约行为做好准备。

根据彭博社汇编的数据,今年迄今为止,按发行量计算,离岸违约占所有中国债券违约的85%,创下纪录新高。另外,中国企业2022年境外违约规模262亿美元,几乎全部来自房企,而中国房企还有另外317亿美元的票据将要到期。南卡大学商学院教授谢田也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共政府经济的一大支柱就是土地财政。现在与土地财政、房地产相关的产业基本都被腰斩了,这对任何一个政府来说,恐怕都是难以为继的。

按照目前“强制停贷”的速度发展,下周一可能会突破1000处。“如果事情继续得不到控制,那些没有烂尾的房价也会跟着下跌,炒房的人面临着炒房失败,失业裁员和失去收入的人们也会加入断供潮,一旦这些人都加入那么中共的金融系统就很可能崩盘。负向反馈已经形成,接下来只是发展速度的问题。

《人民日报》旗下的《证券时报》在13日发表了一篇《谨防烂尾楼盘停供风险扩散》的评论文章,提到近期的烂尾楼停贷风波,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使屋主、房企、银行一同受伤;并说屋主主动停缴贷款,也是走投无路,但可能会面临征信污点;至于金融机构,尽管有房产做抵押,但是无法交屋的房产只能成为坏帐,当坏帐增加,就可能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不过,这篇文章有意思的是,它把重点放在了“停供”,而不是“烂尾”上,对于房子为何烂尾,银行为何不加审核就把钱贷给了开发商等等问题都不追问。毕竟以前就算烂尾了,银行也没多大风险,因为身为“韭菜”的购房者,都是会乖乖还钱的,但现在这些韭菜竟然不忍了。这种现象一定让《人民日报》的主子们很不爽。但忍无可忍的业主们在发布的停贷告知书中表示“当我们的生存都是问题的时候,当我们彻底绝望的时候,征信就是一个可以随时丢到垃圾桶里的枷锁。”

当前中共国整个大环境基本可以用‘乱’和“烂”两个字来形容。不但看起来很乱,根本原因在于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已经烂到一塌糊涂。中共国的房地产本身就是一个黑洞,官商勾结下 钱都被那些中共权贵们转移到了海外,留在国内留下的只有风险,银行的坏账就是个无底洞。只要中共政权还存在一天,这个黑洞就会继续把整个中国和世界都拖进深渊。中共经常说“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而它所指的代价就平民百姓,而且绝不仅仅限于中国境内。如今中共国内部的韭菜已经几乎被榨干,随着中共流氓政权丧心病狂的野蛮扩张和对全球的蓝金黄渗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会变成它们的韭菜。放眼地球村内已经和正在发生的灾难中,几乎都不难发现中共在背后的鬼影重重。这个星球还会因中共的存在与猖狂付出多少不可挽回的代价,我们已经不难想象了,听!海啸的声音与大地的呜咽……

参考链接:Beijing’s assurances on mortgage protests fail to convince investors | Reuter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