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申阅读:自食其果:德国面临二战以来最大的能源困境

近日,德国电视一台担忧中国经济自4月起会大幅下跌。该电视台认为,尽管中共国经济在第一季度有所增长,但仍面临巨大压力,防疫清零政策和乌克兰战争的后果可能会减缓四月以来的上升势头,并产生深远影响。

德国专家评论说,目前上海市道路上的卡车数量只有平常的一半。虽然港口运作仍然良好,但如果只有一半的卡车可用,就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下载那么多集装箱。国际买家对中共国经济越来越多地持怀疑态度。

除了中共国严历的防疫封城措施带来的影响外,观察家们认为,从长远来看,乌克兰战争也将拖累中国经济。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导致世界各地的人们减少消费。德国开始担忧,中国经济自四月起会大大下跌。

导致德国这种担忧的主要是因为德国的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对中国的出口。

在俄国入侵乌克兰之前,德国经济是建立在危险的依赖上的。天然气来自俄国。德国经济的增长动力来自对中国的出口。这两者都必须加以改变。现在,人们看到,把能源安全托付给莫斯科是如何地危险且幼稚。而相信中国是个友好的市场,同样也是个麻烦。

就算德国想要继续依赖中共也不行,习近平一直宣称让中国经济摆脱对进口的依赖,其目标是更多地依靠自己的科技。另外,北京对莫斯科的暧昧态度不容置疑地显示,中国视西方为对手。因此德国必须在经济政策上也来一个时代转折,就像舒尔茨总理在防御政策上宣布要来个时代转折那样。不要等到中国要和西方脱钩时,德国才被动接受。

德国专家们认为,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答案很简单,就是要依靠欧洲内陆市场。当然,人们首先需要加强欧洲内陆市场的能力。比如,欧洲有必要为银行和证券交易所交易建立一个共同市场,这会有助于欧洲经济,并会减少对伦敦和纽约等其他金融中心的依赖。另外,欧洲需要一个真正的内陆能源市场。但要建立这样一个市场,也需要很长时间。比如欧洲缺乏将液化天然气从西班牙输送到法国和德国的管道网络。

原文援引:法广新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