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没有近期波及全国的【清零防疫】运动,在今年年初,由于习近平对中共国内各种高增长行业(房地产、科技巨头、教育产业等等)的接连打击,中共国的经济前景也已经处于极速下降。但这波防疫运动彻底将中共国经济推向悬崖。
上海,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和最重要的金融和制造业中心,因【清零】封锁而引发的动荡直到3月底才成为全面性的危机,因此中共国家统计局在4月18日(周一)将发布的数据还不能反应经济崩溃的全貌。
比上海更早被波及的经济要省是吉林,它是中共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和汽车中心。而早在今年一月,西安也被全面封城了一个月。
但上海封城的连锁反应远远大于西安或吉林,所以无论第一季度的数据多么糟糕,未来几个月可能只会变得更糟。以下是周一发布时需要注意的五件事。
- 政府5.5%的官方年度增长目标有多现实?
当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 3 月 5 日的中国年度人大会议开幕式上宣布5.5%的目标时,即便是考虑到中共一贯的数据造假,大多数分析人士都认为这一目标过于激进。作为参考,2021 年最后三个月,中国经济产出同比增长 4%,低于上一季度的 4.9%。无论从哪方面看,2022年的第一个季度都更加糟糕。
更重要的是,对于债台高筑的中共,刺激经济的手段越来越有限也越来越危险。李克强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一再承诺不诉诸“洪水式刺激”,同时“保持[国家]宏观杠杆率总体稳定”。而副总理刘鹤也承诺不让债务水平像 2008-09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那样爆发。
但李和刘现在显然都在担心经济将失控下行。刘在 3 月罕见地进行了干预,以提振对经济和股市的信心。
- 零新冠政治会战胜对经济的担忧吗?
中共在 2020 年和 2021 年所谓的【大国战役】的成功已经成为习近平政治遗产的核心部分,也是他寻求20大连任的理由之一。 尽管习近平在公开场合表示,地方官员应实现零疫情,同时确保对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干扰降到最低,但实际上,中共的体制向来是【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清零政策】已经成为了即【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计划生育】之后的另一场极端荒谬的全民运动。
目前,中国 100 个最大城市中近四分之三(占全国 GDP 的一半以上)被封锁。也有说法是目前除了其中13个城市之外全部都封了。 尽管【清零运动】已经激起民怨,但在中共极权统治下,民意始终不会在中共考虑的范围。就在本周三,习近平重申【清零】政策不会放松。因此,中共国对于病毒【清零】的狂热还会持续,不会回头,而经济将继续首当其冲地承受其后果。
- 消费受到多大打击?
封锁使人们难以外出购买消费品、汽车甚至公寓,这对经济产生了可预见的后果。 在上海于 3 月 26 日宣布部分封城之前,汽车销量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并在本月末同比下降近 12%。鉴于上海和吉林这两个大型汽车中心的限制,4 月份的销量反弹无望。 而对于长期以来中共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房地产市场,更是彻底萧条。在中国三月份的封锁之前,房地产销售就已经停滞不前。尽管全国各地政府采取措施促进销售,并且命令限制房产商降价销售,同时中共还自 2020 年以来首次下调基准抵押贷款利率,但 2 月份新房价格与 1 月份相比依旧难以遏制的下降。
- 政府会采取隐蔽的刺激措施来提振经济吗?
社会融资总额是衡量中国经济信贷的一个广泛指标,3 月份同比飙升 38% 至 46.5 亿元人民币(7,300 亿美元),而此前的预期为增长 8%。 这是 2020 年 3 月的重演,当时中国中部疫情爆发后不久,社会融资总额达到 5.18 万亿人民币。 中资银行在 3 月份还发放了总计 3.1 万亿人民币的贷款,约为 2 月份数据的 2.5 倍。 另外,就在近日,央行降准0.25个百分点,相当于释放了5000亿人民币的规模。
但是目前所有信贷的扩张和货币宽松政策都快接近无效,社会民间的生产力和消费全被政府人为打压控制甚至消灭,要通过注水来唤醒经济活力是不可能的。
- 外国投资者的耐心是否接近临界点?
本周,中国欧洲商会会长约尔格·伍特克(Jörg Wuttke)警告说,反复爆发的疫情和当局的严厉的【清零政策】正在“削弱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根据最近对在华德国投资者的调查,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供应链“完全中断或受到严重影响”,而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制造业务也受到了类似的打击。 “Omicron 变体,”Wuttke 说,“正在带来新的挑战,这些挑战似乎无法通过大规模测试和这种原始的隔离措施来克服。”
美国政府于上周一从之前的【授权】到【命令】外交人员及家属撤离。这对于所有在华外国人都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就笔者所收到的各种消息汇总来看,作为中共国内最多外国企业家聚集的上海,已经成为争相逃离的地方。大量外国企业雇员及其家人撤离,导致一些国际学校因生源不足已经决定停办。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外国投资者的撤离潮只会愈演愈烈,没有回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