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总统本周在华盛顿特区欢迎东南亚国家联盟领导人参加特别峰会,拜登政府确认北京是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并强调该地区在美中竞争中的重要性。
美国正在努力争取陷入中美角力的东盟成员国。显然美国意识到了中共在东盟地区巨大的影响力。
不仅仅是贸易和投资,在过去十年中,中共通过四个关键方式稳步扩大了其在这些国家的媒体影响力,以此来塑造他们的观点。
一、中共最直接的媒体宣传方式是在目标东盟国家直接广播或发布其官方媒体内容。
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在东南亚每个国家都设有印刷局。央视CCTV-4 和英语 CGTN 同样在东盟地区的几乎所有国家运营,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则在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和缅甸播放多语种内容。新华社是国务院直属部级机构,其他媒体机构均隶属于中共宣传部。
二、中共还通过与目标国家的外国媒体机构建立伙伴关系和内容共享协议来播放其媒体。此类协议对东南亚国家有吸引力,部分原因是它们为当地媒体提供免费内容。
当然,中共利用这些免费提供的内容将新闻来源洗白并注入中共的叙事内容投放给该地区的家庭。
例如,在泰国,截至 2019 年底,至少有12家新闻机构和网站与新华社签署了内容共享协议,其中包括泰国新闻网TNN24和泰国最大报纸之一Khaosod的母公司。印度尼西亚的MetroTV2019 年签署了类似协议。在菲律宾,运营菲律宾通讯社和其他官方媒体机构的总统通讯运营办公室在过去五年中与中国政府签署了多项协议,内容共享、联合媒体制作等形式的媒体合作。
三、中国还以其他方式与这些国家的记者建立关系。自 2007 年以来,北京与东盟组织了多次联合论坛,以促进媒体交流与合作,有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下。
自 2014 年以来,由政府支持的全国性非营利性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为外国记者举办了为期 10 个月的培训项目。其中包括关于中国社会和政治的讲座,在《中国日报》等官方媒体实习,以及(严格控制的)新疆实地考察,以宣传中共在那里的叙述。
该计划在 2019 年吸引了大约 100 名记者,其中包括许多来自东南亚国家的记者。中国政府还支持泰中记者协会等各种新闻协会,表面上是为了促进中外记者之间的了解和良好关系。
中国的统战部和中新社等下属机构还针对和讨好其他国家的华人,试图塑造他们的观点或招募他们为中共的优先事项服务。
例如,2019年,中新社组织了世界华文媒体论坛,该会议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华文媒体人物,其中来自东南亚国家的有50多人,另外还有50多人来自美国。这些媒体记者们接受了统战部副部长、统战部十局局长(负责监督和影响海外华人)等中共官员的讲话。讲话内容包括:促进中国在海外的繁荣、稳定、和平发展;塑造中国的正面形象;讲述中共执政的故事。
显然,这些记者被视为北京宣传工作的延伸。中共在大外宣上的努力是成功的,东南亚国家的中文媒体在香港和新疆等问题上都倾向于采取亲北京的立场。
四、最后,中共背景的中国民营企业也在塑造东南亚媒体环境方面发挥了作用。例如,提供短信、电子支付和新闻分享的多功能应用程序微信在东南亚国家越来越受欢迎。2020年,它被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授权使用,将其确立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的合法支付方式。微信由科技巨头腾讯拥有和开发,在政治审查和与中国政府共享私人数据方面享有盛誉,据报道甚至连用户已删除的消息都是被审查的对象。
中国企业的影响力也在通过收购外国公司而扩大。负责 TikTok 的中国公司字节跳动于 2018 年收购了印尼新闻媒体 BaBe。BaBe 随后开始对那些批评中国政府的新闻进行审查。即使是像腾讯这样表面上是私有的大公司,也经常与中国共产党有联系,包括一个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党委,其存在是为了服务于党国的优先事项。
舆论超限战
中共花大力气经营大外宣的目的是什么?一个主要动机是改善中共在东盟的形象。中共官方政策指导要求利用媒体“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家“国际话语权”,而军方文本则将媒体称为“舆论战”中的“武器”。
换句话说,北京试图利用其海外媒体宣传来赢得影响力,并抵制它认为西方媒体散布的关于中共的负面报道。主要叙述包括粉饰中共对人权和民主的践踏,淡化其对 COVID-19 的责任,转而宣传扶贫和疫苗开发等成就。
到目前为止,这些努力似乎取得了喜忧参半的结果。2021 年对东盟精英(学者、政策制定者、记者和商人)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多数人认为中国在本地区的影响力比美国大,但北京的“舆论战”未能克服地区对中国的高度不信任. 每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从老挝的约 69% 到越南的近 98%——都“担心”中国日益增长的政治和战略影响力。
然而,这不应减轻美国的担忧。该调查是年度系列中的第三次调查,也显示美国的意见参差不齐,而且可能更具可塑性。東盟 10 個國家中有 6 個國家的大多數人擔心美國在本國的政治和戰略影響力。这表明中国可以采取更多类似于俄罗斯的信息战方式,与其说是寻求被爱,不如说是贬低竞争大国。
如果北京利用其在东南亚国家的媒体立足点来影响对美国的看法,而不是纯粹的自我推销,它可能会成功打破该地区影响力的微妙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