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来,全世界的农民都在面临同一个问题:如何在不破坏产量的情况下,节约用肥。
据行业咨询公司MB Agro称,全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巴西,如果减少钾肥用量20%,那么他们的大豆产量将会下降14%。哥斯达黎加的一个咖啡合作社认为,如果农民减少三分之一的正常施肥量,那么第二年咖啡将减产15%。在西非,根据国际肥料发展中心的说法,化肥使用量的下降将使今年水稻和玉米的收成减少三分之一。
全球面临的化肥短缺问题,将影响着每一个家庭。化肥等用于农业生产的合成营养物质价格的飙升,不仅会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并将在未来数月甚至数年内,提高从牛奶到牛肉到包装食品,所有食品的价格。而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很可能最终将导致政治、社会的动荡,让更多人,特别是发展中和贫穷国家,营养不良,甚至面临被饿死的危险。
为什么化肥价格会上涨?

肯尼亚Tegemeo农业政策和发展研究所的Timothy Njagi说,今年的化肥价格比去年平均上涨了近70%。虽然在当地还是可以买到化肥,但大多数农民却买不起。更糟的是,许多农民知道即便他们高价购买了化肥,之后的盈利也抵消不掉这部分的成本。
一年多来,农业肥料的价格一直在攀升。原因有很多:1. 天然气价格的飙涨 (大部分氮肥的原料主要是天然气和石油,尤其是天然气。);2.白俄罗斯的主要钾肥生产商受到制裁;3.美国海湾地区在夏季末连续受到风暴袭击,导致该地区的生产暂停;4.由于疫情影响,化学原料全球的供应危机。
雪上加霜的是,实物化肥市场的紧缩,促使中国这个最大的磷酸盐生产国,限制了磷酸盐原料及产品的外运,同时加紧了国内的储量。加上俄乌战争爆发,切断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营养物质出口。这都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化肥价格的暴涨和供应的短缺。
贸易协会农业产业联合会主管Jo Gilbertson说:”肥料销售非常非常的低,低到令人绝望,而这个时候是播种的季节,本应该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
降低化肥使用量将如何影响产量?
氮、磷和钾这三种营养元素对于农作物的生产极为关键。当代农业生产严重依赖人造化肥,因为化肥的使用量往往与农作物的产量成正比。
最大氮肥公司CF Industries Holdings Inc.的首席执行官Tony Will,在3月的一次采访中说:”我最担心的是,在世界某些地区将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粮食短缺危机。“
在菲律宾,尿素(关键的氮肥)现在的价格约是每袋3000比索(约57美元),而到农民手里时,价格往往比这还高。菲律宾玉米联盟公司总裁Roger Navarro表示,这比去年同期的价格高出了三倍之多。他预测该国的今年的产量将下降10%。
其他地区的前景甚至更糟。秘鲁正面临18万公吨尿素的缺口,除非有替补方案,否则该国大米、土豆和玉米等主食的产量可能会下降40%。国际水稻研究所预测,下一季的作物产量可能下降10%,这意味着大米将减产3600万吨,而这足以养活5亿人。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预测2022年的粮食产量可能将减少3000万吨,相当于1亿人将没饭吃。
堪萨斯州小麦委员会的主席Gary Millershaski说,今年委员会最大的担忧是,农民们可能在小麦冬眠期之后,跳过施氮肥这一步,而这很可能会损害谷物的蛋白质含量,导致低等级的小麦。美国近一半的小麦是出口其他国家的,所以这也将影响全球的消费者。

肥料使用量减少将如何冲击通货膨胀?
由于俄乌战争打击了作物供应,全球食品价格正在以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飙升,联合国的世界食品成本指数在3月份又飙升了13%。
值得注意的是,在收入没有相应增加的情况下,食品价格上涨很可能将引发社会动荡。例如,在2008年和2011年,由于飙升的通货膨胀,亚洲、中东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爆发了骚乱,帮助推动了 “阿拉伯之春 “的起义。
农民能做什么?
某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开展了”精准农业”,生产者收集更多的相关数据,检测土壤中残留的养分,并按照标准按需施用化肥,避免浪费。
威斯康星大学的土壤科学家Carrie Laboski说:”如果土壤中的磷或钾含量很高,那么往往就不需要再施加多余的化肥。对于玉米等一些农作物,如果土壤中的养分检测结果很高,那么种植者在播种时施一点 “启动肥”即可。但是氮肥是不可避免的。“
一些农场正在研发缓释肥,或在探索化肥的替代品,包括动物粪便等。英国农业和园艺发展委员会首席分析师马克-托普利夫说:”随着越来越多的种植者转向人工化肥的替代品,堆肥、污水污泥、生物固体,或有机营养物变得更有价值。“
还一些农民放弃了高化肥需求,如玉米等,转而种植豆类等,需肥量较低的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