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 年 9 月德国入侵波兰两天后,英国和法国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数十个国家仍在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恐怖中恢复过来,试图保持中立以避免入侵和更多的流血事件。

但是,如果国家在地缘政治上有潜在需要,那么宣布中立并不能起到使国家免受冲突影响的作用。

【挪威海岸横跨北海这一事实使其成为对英国和德国都至关重要的地区】,玛丽斯特学院教授、《最后 100 天:战争与和平中的罗斯福》一书的作者大卫·伍尔纳博士说。【正是这一事实导致了 1940 年 4 月德国入侵丹麦和挪威,并导致英国决定在此后不久干预丹麦的中立领土冰岛。】

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包括比利时和荷兰,这两个国家都在战前宣布中立。他们的中立地位并没有阻止阿道夫·希特勒 1940 年 5 月命令他的部队入侵这两个国家,这是他对法国的进攻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苏联于 6 月入侵了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伍尔纳解释说,这使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能够扩大权力,并在苏联和德国之间建立缓冲。

“简而言之,事实证明,这些国家几乎不可能在不断扩大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他说。

然而,在两大洋的保护下,美国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保持中立,尽管找到了帮助盟国的方法。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正式参战。

在整个战争期间声称中立的国家

在整个战争期间,只有14 个国家保持官方中立。它们包括瑞典、瑞士、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土耳其、也门、沙特阿拉伯和阿富汗,以及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圣马力诺和梵蒂冈城等小国。

但即使是那些设法置身于战争之外的国家,例如瑞典和瑞士,也发现他们很难保持严格中立,伍尔纳说。他补充说,结果是“他们在战争中扮演了一个有点模棱两可——但仍然存在争议的——角色。”

美国国务院 1998 年的一份关键报告证实不存在【绝对中立】的神话,原因是这些中立国家继续与盟军或轴心国军队进行贸易,派遣军队提供军事援助,并允许一方或另一方进入它的领土。

纳粹用掠夺的黄金换取瑞士法郎

工人们检查纳粹在德国海尔布隆盐矿藏匿的金条。(来源:盖蒂图片社)

报告中最大的发现也许是,纳粹从中立国购买了关键的战争物资,使用瑞士法郎换取纳粹从被占领国和集中营受害者那里掠夺的黄金。这些材料包括来自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钨;来自瑞典的滚珠轴承和铁矿石;和来自土耳其的铬铁矿——所有这些都对德国的战争努力至关重要。

尽管中立国将他们维持与德国贸易的原因归咎为害怕德国报复,但报告发现,许多中立国的贸易一直持续到 1944 年,而瑞士则继续进行贸易,直到 1945 年战争结束。

报告还提到了中立国提供的军事援助。二战初期,内战刚刚结束的西班牙,派兵前往俄罗斯前线帮助德军。葡萄牙允许英国人进入其在亚速尔群岛的基地。瑞典允许德国军队穿越其领土到达芬兰,以对抗苏联占领军,并为占领挪威提供便利。它还保护了波罗的海的德国航运。

一些国家相互支持,帮助犹太难民

1943 年 10 月,瑞典马尔默的犹太难民乘小船逃离丹麦。梯形图/盖蒂图片社

即使是同一个国家的决定和行动也常常不一致。阿根廷与盟国的贸易比轴心国多,但其战时领导人却倾向于法西斯主义;它是轴心国间谍、走私和宣传的中心;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怀疑这里是纳粹掠夺资产的目的地。

尽管采取了这些相互矛盾的行动,中立国家还是为 25 万逃离大屠杀的犹太人提供了避难所,尽管每个国家的反应都是独一无二的。作者写道,“人道行为甚至英雄主义行为超越了战时难民政策的严酷或麻木不仁,并很好地反映了他们的政府和人民。”

报告得出的结论是,中立国家之所以能够保持其地位,是因为它们独特的历史、地理、以前与战时交战国的关系,以及与瑞典和瑞士的中立历史传统。他们都面临着来自盟军和轴心国的类似压力,但他们的反应却大相径庭。正如报告总结的那样,“简而言之,二战期间不存在绝对中立之类的东西。” 

原文援引:HISTORY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