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中石油可能会出售澳大利亚的天然气项目和加拿大的油砂项目,以遏制亏损并将资金转移到中东、非洲和中亚这些中共国更具控制力的地方。
在早前,规模较小的中海油也进行了类似的战略转变,该公司正准备退出其在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的业务。随着西方国家进一步认识对中共国对世界的威胁,欧美国家对中共的态度开始转向,中共各家族因担心这些资产可能受到西方制裁,近期加紧了对海外资产的处置和重新布局。
据报道,本次中石油计划剥离的资产主要是一些亏损项目,同时因为中共国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日益紧张的国家关系,中石油似乎不愿意在这些项目上再做努力。
澳大利亚天然气
2010 年,中石油通过与壳牌(SHEL.L)的合资企业以 25 亿美元收购了艾睿能源,这是其对澳大利亚煤层气行业的首次投资。它于 2013 年以 16.3 亿美元收购了必和必拓在澳大利亚最大的未开发天然气资源 Browse 的股份。
2020 年,Arrow 才做出最终投资决定,在昆士兰开发 5 万亿立方英尺的苏拉特天然气项目。由于中石油和壳牌之间就向壳牌运营的出口设施的天然气定价发生争议,该项目一直处于搁置状态。在 2018 年至 2021 年期间,Arrow 报告了约 33 亿澳元(22.9 亿美元)的损失,其中包括 22 亿澳元的减值损失。
对于 Browse,自中石油收购该项目以来,BP、壳牌和日澳液化天然气等合作伙伴已花费超过 1 亿美元进行开发研究。他们现在正在考虑一项耗资 220 亿美元的计划,利用该气田为澳大利亚西北部的 Karratha 天然气厂 (KGP) 供气。
但据消息人士称,这种低成本计划对中石油没有吸引力。“中石油预期未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最小的股东,在价值链上几乎没有影响力,因为它在下游 KGP 工厂中没有所有权。”
加拿大油砂项目
2010 年代初,中国国有能源公司是该行业收购力度最大的公司之一,其中包括 2013 年中海油以 150 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2009 年,中石油以 19 亿加元(14.8 亿美元)从阿萨巴斯卡石油公司手中收购了多佛河和麦凯河项目 60% 的股权,然后在 2012 年和 2013 年以类似金额购买了这些项目的剩余股权。但在 2014/15 年油价暴跌以及政府对其财务进行审查后,它们的发展势头变得低迷。
根据中石油加拿大网站的数据,MacKay 项目的第一阶段于 2017 年启动,每天生产 35,000 桶 (bpd) 沥青,攀升至 150,000 桶/日的峰值,但这些项目的生产成本较高(每桶 70 美元),同时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引发了当地居民的不满,这些问题都驱使中石油将产业转向其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