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消息——世界上十分之九的中央银行正在努力创建其货币的数字版本。巴哈马有 Sand Dollar,尼日利亚去年 10 月推出了 eNaira,中国在 2 月的冬季奥运会上试行后,即将推出数字人民币或 e-CNY。
除了这项创新之外,一些大型中央银行还一直在合作研究它们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新的数字货币更快、更便宜、更高效地进行跨境支付。
目前,在世界各地转移资金所涉及的成本和时间是惊人的。该过程通常需要资金通过一系列代理银行,每个代理银行都进行自己的检查并在到达最终目的地之前收取自己的费用。
根据奥纬咨询 (Oliver Wyman) 和摩根大通 (JPMorgan) 最近的一份报告,2020 年跨境公司交易额为 23.5 兆亿美元,费用为 1200 亿美元,平均需要两到三天才能完成。
对于跨境汇款的个人来说,这种情况同样令人沮丧。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去年第四季度,向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汇款 200 美元的手续费平均为 12 美元。
G20 和金融稳定委员会都将解决跨境支付效率低下问题列为优先事项。对此, 中央银行国际清算银行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它上周发布了一份报告,详细介绍了一些跨境转移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实验结果。 “这些项目表明,拥有两个或更多 CBDC 的平台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提供一系列好处,可以带来更快、更便宜和更透明的跨境支付”。
在一个名为 mBridge 的项目中,中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香港和泰国的中央银行创建了一个系统,将其数字货币转换为可以在各国商业银行之间交换的代币。
法国和瑞士央行与私营部门财团合作开展了一个名为 Jura 的类似项目,在商业银行之间以数字代币的形式交换欧元和瑞士法郎。
在邓巴项目中,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南非的中央银行允许商业银行直接访问每个国家的数字货币并相互交易。 “这些实验奏效了,”BIS 研究主管 Hyun Song Shin 说。“现在我们需要确保我们可以按比例构建它,并且它可以经受住现实世界使用的考验。”
但同时,国际清算银行也表示,多 CBDC 系统仍然存在许多“政策、法律、治理和经济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是否会暴露“更广泛的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并补充说:“例如,缺乏流动性或低信用的数字法币可能会迅速溢出到其他数字法币市场” (马丁·阿诺德)
编者按
央行数字货币跟市场上的拥有私人铸币权的数字加密货币不同,它只是法币的数字版本,所以它只是用金融科技解决其原始系统支付效率低下的问题(如果成功的话)。但是对于数字货币崛起的最重要的核心思想,铸币权同监管权的分离,CBDC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
事实上,各国纷纷研究打通CBDC跨境支付的心态正是弱美元时代的写照。在美国动用SWIFT大杀器制裁俄罗斯之后,各国都希望建立起本币对美元的防火墙。这也是中共趁虚而入的最好时机。
笔者看来,美国应对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最好对策并非发展数字美元,而是鼓励发展各类美元稳定币。目前,稳定币市值达1600亿美元左右,99%都是美元稳定币。数字法币因其无法避免的地缘政治斗争和政府超发货币的冲动,终将是过渡时期的替代品。脱离政府铸币权的数字加密货币是未来真正的方向,而绑定美元的稳定币事实上加强了美元在下一个世纪的霸权地位。
引用:Venkataramakrishnan S. & Arnold M. (2022 June 28) Report suggests bright future for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 Financial Times. https://www.ft.com/content/05753dfd-c5ed-44bb-be77-c54bd5e4f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