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 11 月,胡锦涛将中国的局势描述为“马六甲困境”,指的是缺乏替代方案并且容易受到海上封锁。

撰稿:灭共小猫,引力波

马六甲生命线

马六甲海峡是中东和东亚之间最短的海路,选择这个海运路线有助于减少亚洲、中东和欧洲之间的运输时间和成本。其战略位置使其成为碳氢化合物、集装箱和散货运输的重要航道。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2016 年,每天约有 1600 万桶原油和 320 万桶液化天然气(LNG)通过海峡运输,这是仅次于霍尔木兹海峡的世界第二大体量

与大多数亚洲国家一样,中国严重依赖碳氢化合物进口。除了其主要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俄罗斯外,其他重要的卖家都位于中东或非洲。因此,这条超过 70% 的石油和液化天然气通过的海峡是中国能源安全政策的重要的航线。然而,它的重要性不仅限于原材料的运输。根据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计算,全球约 20% 的海上贸易和中国 60% 的贸易流经马六甲海峡和南海,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海上交通线。

马六甲困境

北京对马六甲海峡和南中国海的担忧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在印度太平洋和中东行动的美国海军(第 7 和第 5 舰队)是唯一能够确保海上航线安全从非洲海岸一直延伸到东亚的力量。

自邓小平时代以来,中共一直是“偷渡者”,只要中共专注于经济现代化建设,并且其军事力量仍然相对薄弱,没有表现出对国际社会的威胁的前提下,美国海军就不会将其视为打击对象。这得益于美国对确保亚洲水域自由航行和安全的承诺。这一“战略机遇之窗”使中国企业取得了非凡的商业成功,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融入了全球经济。

但对于中共的野心来说,机遇中也蕴藏了危机。

2003 年 11 月,胡锦涛将中国的局势描述为“马六甲困境”,指的是缺乏替代方案并且容易受到海上封锁。中共当局一直在暗示美国和美国海军试图控制马六甲海峡,出于这样的担忧,中共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求能源多样化和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份额。

另一个使中共担忧的因素是中印关系的不断恶化,印度位于印度洋最重要的运输路线的十字路口,这是发生武装冲突时非常重要的军事征地。同时中共对海上贸易的依赖阻碍了对台湾的潜在海上封锁。切断岛上的货物可以是对台北当局施加政治压力的工具,也可能是攻台的前奏。

”马六甲困境“对于想要控制世界的中共来说无疑是阿克琉斯之踵,如鲠在喉。因此,中共耗费巨资,花了十几年的精力部署,誓要拿下马六甲。

减少能源依赖

中共试图通过减少对从中东进口能源的依赖来缓解马六甲困境。北京谋求与俄罗斯、中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伊朗和土耳其建立替代陆路联系和能源合作。通过中巴经济走廊(CPEC)与巴基斯坦的合作被视为是通过建设新的天然气管道获得进入印度洋的额外入口。

然而,喜马拉雅地区的陡峭地形和高昂的运输成本使得这种投资无利可图。此外,它位于一个不稳定的地区,如果与印度发生冲突,该地区很容易受到潜在的攻击。多年来中共当局也一直在探索利用北海航线(NSR)使贸易路线多样化的可能性,主要是与欧洲和俄罗斯的贸易路线。然而,由于冰层导致的航运限制,它仍然发挥着边缘作用,不能替代印度-太平洋航线。

中共当局采取的措施不足以大幅降低对马六甲海峡的运输的依赖程度。对从波斯湾进口原油依赖的一个潜在解决方案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行业。然而,这一过程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这意味着马六甲海峡的运输仍将是中共的关注点,也是美国施压中共的工具。

稳住印度

温家宝2010年访问印度,这次出访的核心目的就是要稳住印度。中共向印度许诺可以在中东的石油利益上,甚至在马六甲海峡的问题上都可以让步,以换取跟印度结盟,建立中印两大国在亚洲的新型关系。并且在这次出访时,温家宝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目前中国和印度一样,面临的问题全是白人,全是美国人造成的,中印都是被欺负的民族。(在印度电影《白虎》中对这种仇视白人的心态有着深入骨髓的刻画,推荐观看。)

稳住印度,只是控制海上生命线的其中一步。

战略转型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海上交通线 (SLOC) 问题在中共战略部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5 年中共的军事战略指出,“能源资源、战略海上通道以及海外机构、人员和资产等海外利益安全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此外,文件还强调,“必须摒弃陆重于海的传统思维,高度重视管理海洋和保护海洋权益。” 这些声明证实,中共的军事和政治人员意识到,海域对于追求中共的安全和超级大国地位至关重要。中共要想摆脱“部分”超级大国的地位,最终超越美国,克服现有的包围圈是必要条件。

控制中东

根据郭文贵先生在直播中披露的情报,中共在中东设立了多个军事基地。这些军事基地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控制霍尔木兹海峡,控制苏伊士运河,控制吉布提(和)红海的石油运输,最终到马六甲。中共想要在卡住世界能源和贸易运输的咽喉要道。

但是控制中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于这些完全靠经济利益捆绑的“盟友”。

2021年4月17-19日,中共同中东各国在南海举行了一个军事演习。巴基斯坦、阿联酋、伊朗、沙特全参加,中共为此支付了巨额资金。结果美国强烈施压,在演习的两周前沙特退出、阿联酋退出、巴基斯坦也退出,最后就剩下中共和伊朗自己玩儿。钱花了人家却不来了,这对中共是个很打脸的事儿,所以中共公开宣布,不再买沙特石油,转而买俄罗斯石油,减少阿联酋石油,并且取消了巴基斯坦的几个投资项目。这对共产党是一个重创。

海上丝绸之路

习近平的”一带一路“,全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自中国大陆由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或是从中国大陆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无论是哪条航线,马六甲海峡都是必经之路。中共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要通过【蓝金黄】渗透周边国家来控制马六甲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来控制海上资源运输,特别是控制石油供应链,从而打击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的”石油美元“。

美国的对策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美国的布局从马六甲海峡开始。根据郭文贵先生在直播中披露的信息,美国在印度南部、印度东南部,巴勒斯坦和印度交界处,在泰国,在马来西亚,在孟加拉「准备」布置重兵。这代表美国的军力部署可以控制马六甲海峡,整个霍尔木兹海峡,以及到埃及运河这一带。

郭文贵先生说,【「如果和」共产党打仗,你封台湾,我封你马六甲海峡,是不是?日本的油船「能」过,中共国「的」不能过。「共产党」你不就完球蛋了吗?你生产的什么东西也卖不出来。最重要的是这些技术再「不会」输出「到」中国,国内大型设备,大型的所有的高科技设备用的芯片,「和」用的机床设施,几乎100%全靠国外的。】

日本的对策

日本的能源几乎全是外来供给的。对日本来讲的生死线就是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和吉布提。日本几乎90%的石油都来自于马六甲海峡。而战后的日本,由于它的自卫队没有军队化,它还不能把军队派到马六甲海峡维护自己的能源供给线。因此日本迫切需要做到三件事:

第一步、军队是自卫队军事化。

第二步,加入联合国,参与世界治理。

第三步,拥核。

原文引用:https://warsawinstitute.org/china-malacca-dilemma/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