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议息会议靴子落地,美联储加息0.5%。次日,市场迎来股债双杀。
股市方面:道指狂泄千点;纳斯达克指数一度跌6%,收盘跌4.99%。

债市方面:十年美债收益率一度上到了3.11%,收盘在3.05%。彭博美国综合债券指数(主要追踪美国国债、高评级公司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下跌9.5%。
注:在各种债券当中,美国10年期国债的信用等级是最高的,被认为是无风险的利率。当国债都需要提高收益率才有人买时,社会上所有的借贷利率都会跟着上升。美债收益率同美债指数成反比,股债双杀指的是股市和美债指数同时下跌。

纵观美国资本市场过去100年的历史,同时发生股债双杀的年份非常少,仅限于1931年(股票下跌43%,债券下跌2.6%,下同)、1941年(负13%,负2%)、1969年(负8.2%,负5%)和2018年(负4.2%,负0.02%)。这主要是因为,一般来说,股票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表现会比较好,而债券则在经济衰退时有保值功能。大部分时间里,两者之间有负相关关系,经常是此消彼长,互相提供对冲价值。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这种对冲价值可能会失灵呢?有一种可能,就是高通胀环境。
在高通胀环境下,名义收入不变,但实际收入在扣除通胀后下降,甚至变负,投资者的购买力大大下降。所以通胀率越高,债券的市值越会受到负面影响,在极端情况下,如果经济体经历恶性通胀,那么债券甚至可能变得一文不值。
相比较而言,通胀对于股票的影响更加复杂一些。温和的通胀率对于股市是利好,但是如果通胀率持续高企(高于5%),那么股市的回报则会被拖累。如果通胀率持续长时间高企在5%以上,则有可能发生股债双杀的情况。
最近一年,美国的通胀水平不断升高。2022年1月,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CPI指数同比上涨高达7.5%,创下了1982年以来,也就是过去40年的最高值。这个数值,让很多人感到吃惊和担心。要知道,在短短一年前的2021年2月,其通胀率还在2%以下。
为什么美国的通胀率突然在最近上涨这么快?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为了应对COVID疫情,美国政府在过去两年推出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截至2021年年底,美国政府提供的COVID财政纾困款项总额接近6万亿美元,占到其GDP的26%左右。
其次,COVID疫情给全球贸易供应链带来了极大冲击。举例来说,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从出厂到抵达美国的仓库,平均时间从2019年的40天,增加到现在的76天,几乎翻了一倍。各行各业都需要的芯片,进货等待时间从2019年的11天,增加到现在的22天,也翻了一倍。从亚洲到美国西海岸的集装箱运费,从2019年的平均每柜1300美元左右,上涨到现在的每柜16000美元左右,整整上涨了11倍。供应链受到冲击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各种原材料和半成品价格节节高升。
再加上最近的乌克兰危机推高原油、天然气和粮食价格,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巨大的通胀压力。
为了对抗通胀,美联储开启加息及缩表进程,在这一系列事件叠加之下,股债双双承压下行。
然而鉴于世界各国长期以来货币的大水漫灌,俄乌战争短期内看不到停战的迹象,而包括供应链危机在内的中共的金融超限战在西方埋的雷还有多少都未可知,史诗级的大熊市可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