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灭共小猫
原文链接: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covid-curbs-bite-chinese-ports-threatening-global-supply-chains-2022-03-16/
中国主要港口外的集装箱船队列日益延长,在制造业出口中心爆发的 COVID-19 疫情有可能引发新一波全球供应链冲击。
本月,传染性极强的 Omicron 变种的传播导致中国各地实施了行动管制,包括在深圳和东莞的主要制造中心,使生产从闪存驱动器到汽车零部件的工厂瘫痪。
虽然中国的主要港口仍然开放,船舶继续停靠,但拥堵正在加剧,一些集装箱船正在重新制定航线以避免预期的延误。他们说,预计租船费率会上升,货运延误时间会更长。
根据路孚特船舶追踪数据,目前深圳有 34 艘船舶等待停靠,而一年前的平均水平为 7 艘。在中国东部港口城市青岛,大约有 30 艘船舶等待停靠,而去年平均为 7 艘。
根据 Freightos 航运指数,每 40 英尺集装箱的租船费率在全球主要航线上仍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在中美西海岸航线上的交易价格约为 16,000 美元,从中国到欧洲的交易价格接近 13,000 美元。
供应链危机
SEKO Logistics 亚太区经理 Jasmine Wall 表示,由于港口工人、卡车司机和工厂工人都呆在家里,全球第四大集装箱码头深圳盐田港的集装箱装载量正在“大幅减少”。这将对供应链产生破坏性影响——进而延长当前的供应链危机。即使海运码头保持开放,卡车司机和仓库操作员的缺乏也意味着装满集装箱并将其运送到港口时会出现延误。
“鞭打效应”
去年类似的 COVID 封锁使盐田的运营能力减少了三分之一,导致全球航运的中断比去年在 Ever Given 集装箱船搁浅后苏伊士运河关闭六天造成的中断更大。
尽管供应链专家表示,中国港口现在对人员短缺和运输中断的抵御能力更强,但人们仍然担心如果感染和限制措施蔓延,盐田可能不得不关闭。
咨询公司 Sea-Intelligence 副总裁 Bjorn Vang Jensen 表示:“如果(盐田)港口确实关闭,那么重新开放时的鞭打效应将浪费美国取得的所有进展。”
通货膨胀
由于附近的其他出口枢纽(包括香港和上海)也面临瓶颈,船舶可能不得不等到拥堵缓解后才能装载货物,这意味着手机、电视和玩具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美国。预计美国的消费者和运往北美的货物的托运人将受到最严重的打击。
中国当局的零容忍政策似乎表明进一步封锁的可能性很大,中国出口放缓将加剧供应链延迟并减少企业持有的库存,这可能会推动价格进一步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