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于莫德尔周期论的理解显然十分片面,亦或是他只挑选了他愿意去相信的部分,诸如【世界需要一个霸权】【霸权更迭需要通过战争解决】【周期为100-120年】。

引子

在419文贵大直播中,郭文贵先生谈到研究习近平一定要研究莫德尔周期。他表示习近平本人深信莫德尔周期理论,相信目前正是莫德尔斯基提到的世界霸权更替,而他成为世界领导人的关键时机。正是基于这个理论,习近平一定会实施中共的既定战略——武统台湾,削弱日本,和美国分庭抗礼,进而称霸全球。

既然习近平如此笃信这套理论,那我们今天就好好了解以下这个莫德尔周期论到底说了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莫德尔周期论的母论——霸权稳定论。

霸权稳定论

著名的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是霸权稳定论的代表人物。所谓的霸权稳定论,是指在国际体系中,需要由一个霸权国家来提供公共产品。如果有霸权国家提供公共产品,国际秩序就会稳定,如果霸权国家不愿意提供公共产品,国际秩序就会大乱。

为什么国际体系需要公共产品呢?这跟一个国家、一个社区需要公共产品是一个道理。可是,谁来提供这些公共产品呢?最合理的办法是每个人都出力。但怎么合理地计算每个人的贡献大小呢?怎么防止有人“搭便车”、磨洋工呢?如果指望每个人都出力,很可能会出现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

另一种次优选择是,谁的力量大,谁做的贡献更多。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村子里的道路要修,村里一个穷人,一个富人,到底该谁出力呢?穷人反正是不会管的,因为道路失修,坑坑洼洼,对穷人没什么影响,反正他也不开车,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但对富人的影响就大了,于是,最后的结果是富人修路,但道路修好之后,穷人也跟着占便宜。

这其实就是所谓霸权稳定论的道理。想当霸主吗?当然风光了,但要干的事情也更多,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全球贸易和金融、投资秩序、建立国际机构、推动国际规则,这都是霸主要干的事情。好处当然也有了。美国是个霸权国家,不管情愿不情愿,都要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也要负起维持全球经济秩序的责任,当然了,美国也从中获益匪浅,比如美元变成了世界上唯一一种国际货币,美国拥有了世界铸币权。

莫德尔周期论

莫德尔周期论,全称【莫德尔斯基长期周期论】,又称【莫德尔斯基定律】。这是乔治·莫德尔斯基(George Modelski)于1987年发表的著作《全球政治中的长周期》中提出的理论。

莫德尔斯基梳理了过去500多年的世界政治历史,发现一共出现过五届霸权国家:第一届霸主是葡萄牙,第二届霸主是荷兰,第三届和第四届霸主是英国,第五届霸主是美国。

霸主一代:葡萄牙

在15世纪末,第一个世界领导者葡萄牙逐渐崛起。葡萄牙地处伊比利亚半岛的要害,是地中海和北海贸易网络的积极参与者,也是大航海运动的先驱,在大西洋、印度洋占领了大量岛屿,并且在远洋贸易中独执牛耳。葡萄牙的霸主地位是通过一场全球战争打出来的。在1494-1516年长达23年的战争中,葡萄牙击败了埃及,以及埃及的幕后主使威尼斯,掌握了全球海洋的主导权。

葡萄牙的挑战者是西班牙,西班牙追随葡萄牙,也积极投身航海探险,而且幸运地在美洲发现了大批金银。西班牙利用美洲金银带来的财富迅速崛起,迫使葡萄牙放弃安特卫普(今比利时的重要港口),葡萄牙的海上联盟日趋松散,从此走了下坡路。但在角逐霸主的斗争中,最终的胜出者不是西班牙,而是荷兰。

霸主二代:荷兰

荷兰可能是几届霸主里最独特的一个。荷兰寻求的地位不是统治世界,而是成为全球贸易市场的中心。荷兰提供了一个更容易互利共赢的国际贸易模式,还在金融领域做出了众多革命性的创新,引领了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当然,荷兰的崛起也不是平白获得的,在1580-1609年,荷兰经历了历时29年的独立战争。

霸主三、四代:英国

英国是荷兰的盟友,并在荷兰之后成功地崛起,而且在长达两百年的时间里一直担任霸主角色。在第一次竞争中,英国的贡献在于光荣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这是世界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在第二次“连任”中,英国引领了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生产力的飞跃提升,深刻改变了全球的经济面貌。英国的挑战者是法国,英法之间几乎打了一百年的战争,先是长达26年的路易十六战争,然后是长达24年的拿破仑战争。

霸主五代:美国

美国是第五任霸主。美国的经济实力在一战之后就已经超过了英国,但正式登上霸主宝座,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情。美国实行的工业流水线奠定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基础,美国的教育和科研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在1903-1973年的70年间,超过三分之一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美国人。美国的军费支出和军事实力远远超过其它国家。

霸主更迭的规律

总结这五百年全球争霸史,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几个规律:

第一,全球体系需要老大。国际体系对领导者的需求一直存在,这是为了避免世界陷入无序和混乱的状态。

第二,所有的挑战者都失败了。葡萄牙的挑战者是西班牙。英国的挑战者是法国和德国。美国的挑战者是苏联,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把日本算上,这些挑战者无一例外,全部失败了。这是因为,挑战者会被国际社会认为是潜在的威胁,在国际上往往是被孤立的、被包围的,且最终会失败。

第三,新的霸主往往是旧霸主的盟友。这也容易理解。当挑战者和霸主打得两败俱伤之后,旧霸主的盟友却可以从中坐收渔翁之利

第四,霸权的更迭往往要通过战争来解决。这些战争可称为全球战争。根据莫德尔斯基的统计,全球战争在规模、时长及伤亡人数上显著区别于其他战争,迄今5次全球战争中伤亡人数达2550万人,占历史上全部战争伤亡人数80%。

第五,迄今为止,能够担任霸主地位的都是海权国家

第六,国际政治的演变模式是循环的,世界霸主主导国际体系的周期约为100~120年

习近平对莫德尔周期论的误解

综上所述,习近平对于莫德尔周期论的理解显然十分片面,亦或是他只挑选了他愿意去相信的部分,诸如【世界需要一个霸权】【霸权更迭需要通过战争解决】【周期为100-120年】。

然而先不说莫德尔周期论是一个对过去500年世界大国政治经验的总结,是否能适应新世界还是一个未知数。就莫德尔周期论本身,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所有的挑战者都失败了】。

自从中共从邓小平时期的【韬光养晦】的国际战略转变为习近平时代的【主动出击】,中共毫不掩饰的战狼外交,毁灭东方明珠香港,新疆种族灭绝,以及支持普京发动俄乌战争,这一系列的举动已经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共的巨大威胁。随着俄乌战争的发酵,世界阵营的对垒已经形成,而中共已经被整个文明世界孤立。各国出于自保没有退路,中共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莫德尔周期论另一个重要结论——所有霸主都是【海权国家】,这一点习近平知道是自身的软肋,这也是必须武统台湾的原因之一。作为一个大陆国家,中共梦寐以求的就是突破第一岛链甚至第二岛链。近年来,中共马不停蹄的在南沙群岛、东沙群岛大搞军事基建,为的就是希望借既成事实突破岛链限制。然而没有什么比占领台湾更能解决问题。

不过习近平不明白莫德尔周期论分析的所有霸主都是天然的海洋国家,而非一个大陆国家为了称霸强行转为海洋国家。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娘胎里不带有海洋基因想后天转基因是行不通的,注定就成了【歪瓜裂枣】。

新中国联邦的机遇

最后我们来谈一谈从莫德尔周期论角度看新中国联邦的在本轮国际政治博弈中的机遇。过去500年诞生的这些世界霸主,通常都是上一代霸主的盟友,在霸主与挑战者之间的战斗中坐收渔利。

对比今天中美阵营的对抗,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因为中共布局多年的【蓝金黄计划】【灭白计划】等等已经深受其害。疫苗灾难、美元危机、两党分裂、民间对政府的极度不信任……虽然中共必亡,但美国也因此会遭受巨大打击。

作为美国坚定的盟友,新中国联邦在 中共即将灭亡,而世界无法避免地迎来灾难性的时刻 负有重大的历史使命。因为新中国联邦所掌握的信息、情报、国际上积累的人脉、金融上的布局和疫苗灾难的破局等等每一样都会对中共灭亡后世界经济和中国政治经济的重建起到关键性作用。

这就是郭文贵先生一再提及的【做打扫战场的人】的含义。


2 thoughts on “习近平深信却没学好的【莫德尔周期论】”
  1. 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娘胎里不带有海洋基因想后天转基因是行不通的,注定就成了【歪瓜裂枣】。😂👍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